暴雨刚停,北京人就像出笼的鸟儿一样往公园冲。
颐和园大门一开,排队的人龙直接甩到了马路边。
李大妈攥着老年证一路小跑,嘴里还念叨着:"再关下去,我家那盆绿萝都得憋出病来!"可刚到门口就傻眼了,这队伍排得比护城河还长。
保安小哥满头大汗地维持秩序:"各位别挤啊!里头石板路还湿着呢!"拄着拐棍的王大爷可不买账:"湿算啥?昨儿个暴雨我在家数蚂蚁玩,今儿个非得看看昆明湖涨水没!"这话把周围人都逗乐了。可不是嘛,北京人这股子遛弯的劲儿,下刀子都拦不住。
小情侣拎着奶茶直奔长廊自拍,孩子们踩着水坑咯咯直笑,退休老教师蹲在地上研究被雨水冲出来的碎瓷片。这哪是逛公园啊,分明就是赶大集的阵仗。可热闹归热闹,危险也悄摸儿地来了。"哎哟我的老腰!"谐趣园那边传来一声惨叫,老张结结实实摔了个屁股墩儿,疼得龇牙咧嘴:"这青苔比德云社的地板还滑溜,园方咋不立个警示牌?"
要说这公园管理方也是够拼的,暴雨才停18个小时就急着开门。11家市属公园里,有7家可是实打实的世界遗产。故宫的老专家私下里嘀咕:"颐和园那排水系统还是光绪年间的老古董,这场暴雨差点让'龙王'闯进佛香阁。"这话说得,让人听着都捏把汗。
网上早就吵翻天了。有人给清理落叶的环卫工点赞,也有人不乐意:"光顾着开门赚钱,石阶上的青苔是给游客玩'极限挑战'呢?"要不说现在的人眼光毒,连石缝里没清干净的青苔都能给扒拉出来。
护城河的水位还悬着呢!就像煮饺子不揭锅盖,表面看着风平浪静,底下指不定怎么咕嘟冒泡。胡同里的李婶扯着嗓子提醒年轻人:"你们懂啥?1958年那场大雨,前门大街都能划船玩!"这话可不是吓唬人,老北京人都记得那些年被雨水支配的恐惧。
要说这北京城的排水系统,那可真是有年头了。打从元大都那会儿就开始建,明清两代又不断完善。可再完善的系统也架不住这暴雨来得急啊。颐和园的后湖,平常看着挺美,一到暴雨就现原形,活像个大脸盆,装不下就往外面溢。
下周天气预报还说有雷阵雨呢,刚摔完跤的老张揉着屁股直咧嘴:"咱北京人呐,就是暴雨浇不灭的遛弯魂!"这话说得在理,可仔细想想,是抢这半天晴空重要,还是让六百岁的长廊多喘口气重要?
雨打紫禁城的瓦,风吹昆明湖的柳。这座城市见过太多风雨,从金銮殿到四合院,哪处砖瓦没经过雨水冲刷?可说到底,最美的风景,永远留给那些走得稳当的人。就像胡同口下棋的大爷们常说的:"急啥?日子长着呢,慢慢走才能看得真。"
本文就是要把社会正能量给宣扬起来,把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给倡导出来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刻进行删除或者修改。
昆明配资机构名单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