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中童传媒记者 海潮
国庆假日,是当之无愧的家庭出游高峰期。当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遇上“大包小包”的带娃日常,一个有趣的消费趋势正在形成——母婴食品的便携化浪潮。从奶粉分装袋到营养品小包装,从即冲辅食到独立包装零食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形态创新,正在成为假期出行的“救星”。
奶粉便携化
从分装袋到液态奶的多元选择
今年国庆假期,奶粉分装产品的需求明显增长。它们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出行清单上的必备品。这些原本不起眼的小物件,正在解决带娃出行的大问题。
“每次带孩子出门,最头疼的就是奶粉问题。”一位经常带娃旅行的妈妈分享道,“大罐奶粉太占地方,现场分装又怕不卫生。有了分装袋,带娃出门方便多了。”
分装袋的密封性设计,确保了奶粉在旅途中不受潮、不撒漏,每个小袋正好是一餐的量,避免了反复开罐带来的氧化问题。分装盒同样采用独立包装设计,一盒一冲的量刚好满足一次喂养需求,密封性好且占用空间小,十几个小盒子就能轻松应对短途旅行。
展开剩余77%(图源:小红书,图中产品仅作举例使用)
液态配方奶的出现更是击中了宝妈们的痛点。开盖即饮的设计,免去了找热水、冲泡、晾凉的繁琐过程。这些特点让液态配方奶成为了宝妈们出行带娃喂养的最佳选择。
更有创意的是条装奶粉的出现。这种产品将奶粉按照单次用量独立包装,撕开即可倒入奶瓶,既保证了卫生,又精准控制了用量。细长的条状设计占用空间极小,十几条就能满足短途旅行的需求。对于追求便捷的年轻父母来说,条装奶粉大大降低了出行喂养的难度,再也不用担心奶粉洒得到处都是或者量多量少的问题。
(图源:小红书,图中产品仅作举例使用)
营养品“口袋化”
小包装里的大便利
如果说奶粉的便携化解决了“主食”问题,那么营养品的小包装则让日常补充变得更加轻松。
便携装营养包的出现,让出行营养补充变得井井有条。这些产品通常按宝宝的年龄进行组合包装,家长只需要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相应的产品包即可。”以前总是担心忘记给孩子吃这个吃那个,现在每天一包,里面该有的都有了。”一位细心的妈妈说道。
条包装、胶囊装等形态的营养品,可以很方便地放入分装盒中,既节省空间又便于管理。独立包装的设计不仅防潮防氧化,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大瓶装反复开启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。
(图源:小红书,图中产品仅作举例使用)
值得一提的是,这种便携化设计也在改变孩子的服用体验。小巧可爱的包装更容易被孩子接受,有些品牌还在包装上印制卡通图案,让吃营养品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。
零辅食便携化
随时随地的美味选择
在母婴食品便携化的浪潮中,零辅食品类的创新尤为活跃。冲冲粥、冲冲面等即食辅食,只需要热水冲泡即可食用,解决了出行途中孩子正餐的问题。
“在高铁上给孩子准备一餐饭曾经是个大工程,现在有了这些即冲产品,几分钟就能搞定。”一位经常出差的妈妈感慨道。这些产品通常采用冻干技术,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营养,同时又具备了极佳的便携性。小小一包,加入热水后就能变成一碗香喷喷的粥或面,口感和营养都不输现做的。
(图源:小红书,图中产品仅作举例使用)
独立包装的小零食更是成为了出行必备。米饼、鳕鱼肠、曲奇等产品的小包装设计,不仅方便携带,更重要的是控制了孩子的摄入量。
(图源:小红书,图中产品仅作举例使用)
这些零食的选择也越来越注重营养价值。无添加的米饼富含膳食纤维,鳕鱼肠提供优质蛋白,全麦曲奇补充能量的同时还有饱腹感。出门在外,零食不只是哄娃工具,更是营养补充的一部分。
防挤压、易撕开的包装设计,让这些产品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轻松食用。有宝妈就分享了自己的出行经验,“在游乐园排队的时候,单手就能撕开给孩子吃,特别方便。”
场景思维下的创意机会
母婴食品的便携化趋势,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理念的转变——从单纯关注产品功能,到重视使用场景的适配性。这种转变也为母婴产品打开了新的创意空间。比如如何在保证营养和口感的前提下,让包装更小巧、使用更便捷,成为了品牌研发的新课题。一些品牌开始尝试可降解材料,既环保又安全;自热包装的应用,让即使在户外也能给孩子提供热乎乎的辅食;防洒漏设计的吸管奶瓶,携带更加安心。
当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带娃看世界,母婴食品的便携化不再是锦上添花,而是雪中送炭。对于品牌和渠道来说,谁能让带娃出行变得更轻松愉快,谁就能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占得先机。毕竟,在孩子的成长路上,每一次出行都是珍贵的记忆,而那些让旅途更顺畅的小小创意,往往能赢得家长们最真诚的认可。
发布于:北京市昆明配资机构名单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